咨询热线:021-62080575
电子商务
BAT都说自己很焦虑:未来版图仍不清晰—上海筑浪网络
更新时间:2016-06-23

本文关键词:BAT  互联网巨头  移动互联网  马云  腾讯  百度


近日,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大佬们纷纷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增长瓶颈和发展困境,他们都在布局未来,但未来并不确定。

6月14日,在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上,马云称阿里巴巴对于如何利用数据来变现仍未想好,但是他的策略是,“让旗下每个业务板块轮流繁荣三年。”

此前,6月8日,刚刚遭遇魏则西事件拷问的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百度联盟峰会上表示,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正在接近尾声。李彦宏公开分享了他的担忧,“互联网靠什么来保持它的持续、高速增长?”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观点已盛行一段时间,但这恐怕不是李彦宏一人的焦虑。

资本市场已经提前反映了这种担忧,长期高增长难以维持,股价也缺乏增长的动力。事实上,为了缓解巨头焦虑,通过收购、并购扩展版图,抢占新的领域已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过去两年常见的路径。但谁能真正抢占先机,未来的版图目前似乎并不清晰。

消失的红利期?

6月21日晚,流传一周的交易传闻落定:腾讯控股宣布以86亿美元买下芬兰手游开发商约Supercell 84.3%股权。此次交易也刷新了腾讯对外收购投资的单笔最高金额。

这仅仅是巨头出手的最新一起,收购、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过去两年常见的风景线。据不完全统计,BAT三家公司入股或控股的上市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分别达到了超过20家和上百家。

频频收购,巨头焦虑来自于,主营业务已告别高速成长期,但资本市场仍旧不断给予其的增长预期和压力这一矛盾。

“BAT也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在包括医疗在内的新兴科技领域频频出手,但可以看到目前仍在多元化尝试阶段,尚未有清晰的策略。”真格基金合伙人兼CIO李健威告诉记者。

在2015年9月和今年2月,阿里巴巴股价一度下挫至每股60美元以内,事实上自2015年年初以来,阿里巴巴股价大部分时间均低于发行价。在2015年7月~9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中,百度每股股价从203美元跌至134美元,市值在两月内蒸发200亿美元。

这显示了投资者在中国互联网巨头身上看到的不确定性。而增速放缓即便是对于BAT而言有多致命?近日,百度将二季度收益预期从31.2亿至31.9亿美元下调至28.1亿至28.2亿美元,下调原因主要来自广告收入的调整。随后,百度股价在当天下跌了6%。

因此,近日马云也仍旧在投资者沟通会上抱怨,很难向外国投资者解释阿里巴巴在做的事情。

但从账面上来看,2015年四季度,阿里巴巴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同比下滑1%:这一数字在三季度是增加25%,在往前一个季度的数字则是增加36%。

人口红利正在消失的论调由来已久,移动互联网的兴盛使得PC时代成长起来的软件、互联网服务公司享受到了新一波红利,但目前这波红利似乎也正在褪去。

“无论是思科、甲骨文,在经历粗放型增长后增速放缓均是正常的。”前鼎晖投资运营合伙人、世界邦旅行网CEO张平合告诉记者,目前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可抓住消费升级等趋势实现快速增长,但人口红利对于巨头公司而言的确已不复存在。

多元探索期

互联网大公司过去一段时间趋势体现在,一方面,BAT们轮番进入以金融所代表的全新领域,另一方面,则是巨头公司越来越多地介入线下。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发生的,是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的收购、并购案。

频频出手收购的另一背景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垄断越来越困难了。

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陶然告诉记者,其感受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垄断变得尤为困难。滴滴是打车补贴大战中的胜出者,但其在打车市场仍未形成垄断格局。

巨头互联网公司也在过去五年成长为难以形容的庞然大物。马云说“你可以用一句话解释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吗?不,我做不到”。而BAT之间的竞争也在越来越多的传统领域展开。

例如在巨头纷纷布局的金融领域中,腾讯、阿里巴巴两家处在领先位置。相比之下,百度处在追赶者的位置,但其近期在金融业务领域的人事调整动作频频。

2015年,业内发生的多起重大合并案中,包括美团和大众点评、58同城和赶集网、滴滴和快的等,均涉及到线上、线下的融合,而腾讯成为了上述几起合并案后的幕后赢家。

李彦宏曾喊出百度将耗资200亿投入到O2O战场的口号,而阿里巴巴在入股饿了么、58到家后,通过投资方式来进一步控制线下市场。

而线上和线下也进一步走向融合。6月21日京东和沃尔玛达成合作。除了一号店资产被打包归入京东,双方将在供应链方面进行合作,沃尔玛实体门店将接入京东集团投资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以及京东到家。

李健威对记者称,发力线下来自于BAT的战略需要,无论线上、线下,巨头寄望于最终都将装在一个核心的生态系统当中。

巨头似乎更加乐意通过投资来进入新市场。58同城CEO姚劲波说到,他认为阿里巴巴更加强调控制,而腾讯打得更“开”一些。另一趋势是,一家优质创业公司背后极有可能站着“BAT”中的两位,例如滴滴和58到家。

巨头们的未来

近日在“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再度重申了腾讯作为“连接器”的定位。与此同时,将云服务开放、地理位置信息(LBS)的共建共享、维护网络安全列为未来腾讯的三大重点。但连接人与服务一直是腾讯近年来对外强调的定位,与此同时其指出了互联网拥抱传统行业的可能性。

李彦宏认为百度选择押注人工智能,事实上这也是过去两年以来李彦宏向外界传递的观点。李彦宏称,人工智能的复杂程度意味着需要较高投入。而从马云在过去半年的公开阐述来看,下一步重点包括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提高平台交易规模。

上述三位业界领袖达成一致的,是未来数据的重要性。但马云称,阿里巴巴对于如何进行数据开发仍未想好。

承载上述愿景的,仍是公司的具体业务。

“巨头在广度方面的举措包括,淘宝向农村市场下沉,腾讯则寄望于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王佳梁说,在深度方面,巨头无疑在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ARPU(即每个用户平均收入)值。

无论接入线下服务、切入金融服务市场,均可被视为“BAT”们希望提高单用户平均收入的举措。以微信为例,通过微信推广手游的确帮助产品提升了ARPU,但接入金融服务,未来提供理财产品后,ARPU数值有望进一步提高。

但最终,巨头们均需要在维度上进一步创新。亚马逊是进行模式创新的经典案例,从电商平台直接切入云服务市场。但进入新市场意味着需要面对新的目标群体。如马云近日在投资者沟通会上形容,当初启动阿里云业务的过程很“痛苦”。

但随后马云乐观预计,“阿里云应该在2019年收获,菜鸟应该在2023年。”马云称阿里巴巴的策略是,“让旗下每个业务板块轮流繁荣三年。”

上海筑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营销事业部整理编辑)  来源:互联网